巴別塔─『高』的變形字
聖經中的巴別塔不單只是一個通天高塔而已,它事實上也是一個城市;甲骨文的『高』字在和『京』比對後,也可發現它不單是擁有高塔的圖形,事實上也聚集了一羣人。
關於甲骨文『京』字,在拓文中,它除了單獨出現以外,還會結合其它圖形一起出現,例如:『義』加『京』,成為『義京』;
或者也可以將其拆解得更細,而成為『羊』、『我』和『京』。
當然一般基督徒會把『義』分割成為『羊』和『我』,成為『神的羔羊』和『我們個人』之間的神聖關係,這是一個好解釋,我個人也很喜歡這個詮釋。
『義』在資料庫裏的拓文中,大部分和『京』的圖合畫在一起,而這種寫法似乎顯示了『義京』這個合體甲骨文字很早就有了。下面是將甲骨文中的『鄉』、『義京』和周代出現在尚書康誥篇中的『大邑』,換寫成甲骨文後,三者的比較。
『鄉』,一羣共同分享生命樹的果子的人們,猶如錫安中不自私的謙卑的神的人民,它也有變形字『饗』,而這羣人們似乎散居各地。周代的『大邑』從圖形看,便是一羣麥基洗德聖職的持有者所聚集的城邑,神的話傳出的中心。至於『義京』,由於多了『羊』和『我』,所以深具些不同的意義,尤其『我』原先字義的獨特性,可參見Thursday, November 30, 2006 『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─戈的變形』中對『我』的解釋,大意是『我』字在先秦典籍中的用法含有『防衛、看守』之意,但更有『抵擋』和強烈的『領域』的意思。
『大邑』出現在周朝,至於『義京』雖然在商代的甲骨文出現,但相信出現的年代可能更早,先知斯密約瑟所翻譯的靈感版的聖經中,曾說:『以諾的信心是如此的大,他領導著神的人民,而他們的敵人來與他們作戰;他講主的話語,大地戰抖,山嶽逃跑,都遵照他的命令;而河川出離其河道;並且聽到來自荒野的獅子吼聲;所有國家都非常懼怕,以諾的話語是如此有力量,神賜給他的語言的權力是如此大。也有一塊陸地從海的深處升出來,於是神的人民的敵人們懼怕得如此的厲害,以致於他們逃跑,遠遠的站開,並且走上從海的深處升出來的陸地。而且這地上的巨人們也遠遠的站開;並且有詛咒出來降在所有對神作戰的人民身上;從那時起在他們中間有了戰爭和流血;但是主來與祂的人民住在一起,並且他們居於正義之中。在所有的國家中都有對主的恐懼,而主的榮耀是如此的宏大,那榮耀是在祂的人民身上。主祝福這地,並且他們在山上及在高的地方上蒙得祝福,而且極為繁榮。主稱祂的人民為錫安,因為他們是一心一德的,而且居於正義之中;他們當中沒有一個貧苦者。以諾繼續在正義中向神的人民講道。在他的時代,他建立一座城,被稱作神聖之城,卽錫安。』(摩西書7章13-19節)
『義京』這個圖形十分吻合斯密約瑟所翻譯的靈感版的聖經中,摩西書裏的『以諾城、神聖之城,卽錫安』的故事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