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November 03, 2007



前面曾談到用李海的夢來看中國古文字甲骨文,其中的『德』也可以用圖形李海的夢來詮釋。在異形同義字中,『惪』是『德』的異體字,如下圖:


事實上,『德』的右半邊就是『惪』。


用甲骨文寫出如下:


就是『眼睛』和『鐵桿』,而下圖是『眼睛』、『鐵桿』、和『生命樹』的甲骨文圖形:


如果把上述圖形和李海的夢位置圖放在一起,


甲骨文裏的『目』和李海的夢位置圖中的某些部分結合起來:


便成了下面的甲骨文,有人把其辨認為『德』。


甲骨文資料裏則辨識為『循』。


不過不管是『德』或是『循』,後世人在這個甲骨文之下加了個『心』的圖形。



在李海的夢裏,上頭的這根鐵桿的終端便是生命樹。


這便看起來像一個完整的繁體字『德』的雛型了。


在上端加上『生命樹』時,便有『省』視自己行為的意義,如論語『德行:顏淵,閔子騫,冉伯牛,仲弓。言語:宰我,子貢。政事:冉有,季路。文學:子游,子夏』(論語-先進第十一)。

在其中的鐵桿象徵『神的話』(尼腓一書15章24節),因此也有了心的『省』視和歸向『神的話』的悔改。這是另一則殷商的故事,『帝太戊立,伊陟為相。毫有祥桑穀共生于朝,一暮大拱。帝太戊懼,問伊陟。伊陟曰:臣聞妖不勝德,帝之政其有闕與?帝其脩德。太戊從之,而祥桑枯死而去』(史記殷本紀第三)。

當然時間要推更早,則在史記中,早自有關黃帝的記事就出現了『德』字,『炎帝欲侵陵諸侯,諸侯咸歸軒轅。軒轅乃脩(修)德振兵,治五氣,蓻五種,撫萬民,度四方』(史記本記五帝)。然後說,黃帝孫『高陽有聖德焉』(史記本記五帝)。對帝舜又說,『行厚德,遠佞人,則蠻夷率服』(史記本記五帝)。

前面曾介紹過李海的夢所演變出來的甲骨文字『捷』,有『勝利』、『捷徑』的意思。


最後我們將『德』和『捷』兩字合看,就不難理解這兩個甲骨文圖形字所帶給我們的深意了。